第(1/3)页 2009年初夏的一个清晨, 粤城白云区江高镇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 九点刚过,一辆出租车停在了彩妮化妆品厂门口。 韩源从车上下来,整理了一下着装,抬头打量着眼前这座不算高大的厂房。 来之前,韩源已经与工厂老板进行了初步沟通,对这家企业有了大致了解。 彩妮化妆品厂是一家典型的中小型化妆品生产企业,占地并不算大。 一栋四层楼的厂房静静矗立在工业园区内,每层约1000平方米,实际生产面积只有一二楼,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左右。 拥有妆字号和消字号的生产资质。 厂房内设有6条生产线,产品范围涵盖洗护、染烫美发、护肤美容、医疗器械等产品。工厂主要依靠代加工业务维持运营,这在当前的化妆品行业中十分普遍。 2009年,国内化妆品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化妆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然而,行业内部竞争也日趋激烈。 大量中小型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尤其是在粤城、深城等珠三角地区。 这些工厂凭借灵活的生产模式和较低的成本,在市场中占据了一定份额。 不过,它们也面临着产品同质化严重、品牌影响力不足等问题。 韩源虽然不是化妆品行业的内行,但他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个行业的潜力和挑战。 市场规模非常大,但同质化严重,除非拥有颠覆性的垄断产品。 韩源的合成产品,内部含有不可研发物质,只有通过合成才能制造出来,保证了垄断性。 当然,这对他来说,就是今后合成的工作事必躬亲,只能走高端生产。 不过,护肤品是韩源的第一个产业,也许未来会走尖端,缩小生产量。 甚至会放弃这个行业,走真正的黑科技。 未来,谁也说不定,计划赶不上变化。 毕竟,如果合成器新增了更有发展潜力的产品,那他肯定转移重心。 而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他不可能啥做都。 话说回来, 韩源这次考察的目的,一方面是了解工厂情况,为可能的贴牌生产做准备; 另一方面,了解生产流程,套经验。 说得难听点,就是偷学经验。 正当韩源思索间,一位身材略显微胖的中年男子从厂房里走出来,边走边接听电话。 韩源便微笑着向他挥手示意。 陈总看到韩源,立即挂断电话,脸上堆满笑容,快步走来与韩源握手。 “你好,陈总!”韩源白皙的脸上浮现淡淡笑容,自信且从容。 陈总笑容可掬地回应:“韩总,您好!欢迎来我们公司考察。” 他上下打量了一下韩源,心中略感惊讶。 眼前这位“韩总“看起来很年轻,估计就二十出头。 他知道江浙一带有不少年轻的二代企业家,跟随父辈创业,往往资金实力雄厚,比他们好混多了。 在化妆品行业,像彩妮这样的工厂数不胜数。 有些甚至直接将厂房和生产资质一并出租,以此获利。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