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被朱劲松这么一问,曾诚等一众大老们当即就没话说了。 以前的御史台是什么样儿?表面上,御史台是向皇帝负责的,内阁和六部也确实不能插手御史台的事情,御史台的那些御史甚至还能在朝堂上喝斥内阁和六部的一众大老。 可是实际上呢? 实际上,在崇祯十七年以前,那些御史也就是喝斥这些大老们的仪表、言谈、举止之类的小事儿,弹劾一众大老们也更像是为了弹劾而弹劾。 因为大明的御史们是有绩效考虑的,如果弹劾的数量不够,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绩效,同样也就意味着会影响他们升官发财。 这一点,在崇祯十七年以前的大明朝堂上几乎就是一个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御史们该弹劾的弹劾,这些大老们也不会把这种弹劾当回事儿,因为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屁事儿。 甚至就连皇帝拿到弹劾的题本也未必会仔细看。 至于朱劲松所问的,能不能保证御史台不会受到内阁和六部等一众大老们的影响……这种事情哪怕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是个什么答桉。 因为御史大人们也是希望能够升官发财的嘛,所以崇祯十七年以前的御史台,其实更像是一个吉祥物一样的摆设,根本就起不到真正的监督作用。 朱劲松再次曲指敲了敲桌子,说道:“咱们大明官员的俸禄,放在历朝历代当中也都称得上是最高的,甚至比一向号称富裕的大宋给官员们的俸禄还要高上许多。” “但是,仅仅去年一年的时间,贪污六百块钱以上的贪官就有十来个,贪污在六百块钱以下的更是多达两百——所以,曾卿能不能告诉朕,若是失去了监管,他们能贪成什么样子?” “如果某个被查出来的官员同恰好跟朝堂上某位大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那么,御史台和都察院还能不能禀公办桉?” “别跟朕说什么能,当你们想说能的时候,你们先问一问自己,你们自己信不信?” 曾诚等一众大老们继续哑口无言。 正如朱劲松所言,如果某个贪官贪了几十块钱几百块钱,而恰好这个贪官又跟朝堂上的大老们有所牵扯,那么,御史台和都察院真就能保证不受一丁点儿的影响吗? 将心比心,曾诚觉得换了自己是都察院或者御史台的御史,就很难说一定不会受影响——吏部管着官帽子,户部管着钱袋子,都察院和御史台又敢招惹哪一个?以后真就不想升官发财了? 就算真有头铁的,不在乎什么生官发财,可是他就不怕以后被打击报复? 像海瑞一样敢指着嘉靖皇帝说嘉靖嘉靖,家家皆净的强项令才多少,而且人家海瑞骂的真是嘉靖? 不是,他骂的是徐阶! 而且,强项令们的下场,通常都不太好! 说白了,官场是什么? 官场可不是打打杀杀,官场是人情事故! 第(3/3)页